想打 3A 大作,Windows 是唯一解。Steam 最新硬件调查里,95% 的用户在用 Windows,macOS 只占 1.88%。不管是原生游戏数量,还是外设适配、MOD 生态,Mac 都追不上。苹果虽然推出了 Game Porting Toolkit 2,试图吸引更多 DX12 游戏移植,但目前能玩的体量还远不够。对游戏玩家来说,Mac 就像是进了影院只能看预告片。
学机械、土木、建筑,或者做电子计算机方向的同学,专业软件几乎都只认 Windows。SolidWorks、Revit、ANSYS 的官方支持页面里都明确写着仅支持 Windows,macOS 版本要么缺失,要么功能阉割。即便用虚拟机或双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都不理想,M 系芯片的 Mac 更是没法原生装 Windows。能不能交作业不是小问题,所以选错平台可能直接卡死课程进度。
视频剪辑和音乐制作的学生,用 Mac 能节省大量时间。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 是苹果独占的软件,效率和优化在同价位里找不到替代品。Adobe 全家桶虽说两边都能跑,但在 macOS 上配合触控板和系统交互,顺滑感会让人爱上。触控板手势调时间线,文件无缝衔接进 iPad 和 iPhone,这些细节一旦体验,就很难回到 Windows。
MacBook Air 的表现就是续航怪兽。官方标注无线网页 15 小时、视频播放 18 小时,整机重量控制在 1.24kg 左右,背出去上课一整天不用带充电器。触控板体验也被评测媒体反复夸到顶级,日常办公、写论文、剪片时都能感受到它的顺手。Windows 阵营确实有长续航机型,但综合轻薄和续航,普遍差了一截。
不少同学要插 U 盘、连投影、读 SD 卡,这时候 Windows 的接口优势立刻体现。很多 6K 以下的轻薄本依旧保留 USB-A、HDMI、读卡器,省掉了转接头的麻烦。MacBook Air 只有 MagSafe + 2×USB-C + 3.5mm,用到投影或 SD 卡基本必备拓展坞。只有 14/16 英寸 MacBook Pro 才带 HDMI 和 SD 卡槽,但价格上去就很肉疼。
搞后端开发、科研仿真或 AI 训练,Windows 的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已经能原生跑 Linux 环境,还支持图形界面,跨语言和科研脚本体验很强。偏向 iOS 开发或苹果生态应用研发,那就必须选 Mac,因为只有 macOS 能用 Xcode 和完整的 iOS 开发链路。
如果你已经是 iPhone 用户,Mac 的体验会被无限放大。复制粘贴能跨设备,AirDrop 秒传大文件,甚至能把 iPhone 直接当 Mac 的摄像头用,画质立刻提升几个档次。这些功能没法在 Windows 上复刻。对深度苹果用户来说,这才是 Mac 最难割舍的地方。
学生优惠,不要白不要Apple 的教育商店常年有折扣,暑期还能叠加返校季活动,买 Mac 或 iPad 往往会送耳机或配件。微软 Office 365 教育版,很多学校邮箱能直接开通免费使用,写论文做 PPT 一分钱不用花。Adobe Creative Cloud 也有学生半价优惠,设计和传媒专业必薅。
预算有限、玩游戏、工科必备软件:选 Windows,少走弯路
追求轻薄续航、深度苹果用户、内容创作:选 Mac,体验无敌
商科文科专业:两边都能用,看预算和喜好
计算机类:偏科研/后端就选 Windows,偏 iOS 开发就选 Mac
在校园里,笔记本是每天要用的工具,买错会让四年都很难受。最好的办法是先问清楚自己专业课程要跑哪些软件,再结合预算和使用习惯来选。别被别人带节奏,选对才是真正的省心省钱。
2024-09-19
2025-07-01
2025-07-27
2024-08-21
系统资讯推荐
win10系统推荐
系统教程推荐